历史来源: 「危」源出: 1.源于姬姓,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庶子,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。新邑在周穆王姬满时期,为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,将新邑扩建为周王朝的陪都,因有洛水流过其境,因此改称为 “洛邑”,周王朝的大量东部地区活动开始以后,称洛邑为 “成周”,成为周王朝在中原地区的政令中心。于是,周武王封其弟姬处于霍(今山西霍县),建立了霍国,因境内有彘水,故改称为 “彘”。周武王灭殷商后,又分封了一批诸侯,其中将周武王的一个庶子封于危地(今福建邵武),其后裔以封邑名称为氏,称危氏。 2.源于姒姓,出自两汉之际大司空甄丰之子甄寻,属于避难改姓为氏。甄丰,原为王莽手下的一员大将,在西汉末期追随王莽。王莽推翻西汉王朝,建立新朝后,甄丰被封为更始将军,后又任大司空,并被封为广阳侯、广新公。甄丰之子甄寻,后来因追随王莽而被东汉光武帝刘秀所灭,甄寻一族被流放于今甘肃敦煌三危山地区,其后裔子孙有以流放地名改姓氏者,称危氏。 3.源于缙云姓,出自蚩尤后裔三苗,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。相传,上古时帝喾高辛氏政务繁忙,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,便选拔了一批得力助手辅助他,其中就有三苗族的首领三苗氏。帝喾高辛氏封三苗氏为 “共工”,负责管理天下水利工程,后又封其为 “后土”,负责管理天下土地。三苗氏的后裔在夏、商、周时期,多以 “共工”“后土” 为氏,后又有部分人以居邑名称为氏,称危氏。 迁徙分布: 危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迁徙。早期主要在发源地及周边地区活动,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扩散。在不同地区,危姓与当地文化融合,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危氏家族分支。 家族名人: 危稹:南宋文学家。其文才出众,诗词、散文俱佳。为官清正廉洁,关心百姓疾苦,致力于地方治理和文化教育。 危全讽:唐末五代时期将领。在乱世中据守抚州等地,保境安民,对当地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。 危素:元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学识渊博,参与编纂《宋史》《辽史》《金史》等重要史书。其文学作品风格古朴,富有历史价值。 危亦林:元代医学家。擅长骨伤科,著有《世医得效方》,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 危德馨:明代官员。为官正直,敢于直言进谏。在任期间,积极推行改革,为地方的发展和稳定尽心尽力。 危龙光:清代学者。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,对经史子集有深入的钻研。著有多种学术著作,对后世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 危联箕:清代诗人。其诗歌作品情感真挚,风格清新自然。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生感悟,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。
危姓,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梅州、广东英德、广州花都、福建邵武、辽宁清原、山西太原、大同,陕西韩城、汉中,湖北老河口,湖南芷江,江西樟树、南康、抚州、崇仁、峡江,福建清流、建宁、广西南宁,安徽东至,四川成都,重庆綦江等地均有分布。壮族、汉族、仡佬族、布依族有此姓。南唐有危全讽,为将;宋代有太常博士危佑;元代有危复之;清代有危龙光,南昌人。
家谱文献
播报
编辑
湖南上湘危氏三修家谱,著者待考,清光绪十八年(公元1892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到2009年1月为止,仍然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
湖南湘乡危氏三修谱七卷,首一卷,(清)危学海修、危国翰纂,清光绪十七年(公元1891年)木刻活字印本,今仅存卷首。到2009年1月为止,仍然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湖南邵阳邵陵危氏续修族谱八卷,首一卷,(清)危光然、危国拔纂修,清同治七年(公元1868年)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。到2009年1月为止,仍然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。
浙江兰溪危氏宗谱三卷,著者待考,清道光二十年(公元1840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到2009年1月为止,仍然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朱家乡。
江西南城龋危氏宗谱十六卷,首一卷,(清)危瑄璋等修,清宣统元年(公元1909年)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六册。到2009年1月为止,仍然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。
危氏族谱七卷,首卷分上下册,(民国)危劲松撰修,民国二十六年(公元1937年)木刻活字印本。到2009年1月为止,仍然被收藏在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。
福建泉州德化龙浔危氏族谱,佚名编修,民国年间手抄本复印件一册。现被收藏在福建省泉州市图书馆。